当前位置: 首页 > 课题研究 > 课改阶段性工作总结及其指导意见

课改阶段性工作总结及其指导意见

2016年01月12日 13:21:54 访问量:653

沣东新城高桥中学

研究创新中不断成长和发展

——高桥中学课改工作阶段性结及其指导意见

 

本学期学校以导学稿为抓手推行课堂教学改革以来,广大教师思想上能高度认识到课改对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以及个人专业发展的重要意义,积极投身课改实践活动,认真贯彻新课程理念,精心设计导学稿,有效组织课堂合作探究,课改取得了初步成效。

为了将课改引向深入,现对我校课改工作予以小结并提出几点指导意见。

一、关于导学稿设计和使用

为了规范导学稿的设计和使用,九月份教学块在调研的基础上设计了导学稿母版,要求广大教师据此进行设计和使用。十一月份教学块根据使用情况又对导学稿母版第一次进行了修改,突出了“问题化”的设计思路。广大教师基本上能遵守导学稿设计和使用的有关规定,认真设计,按时送审,提前印发,有力地配合了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根据对本学期导学稿设计和使用情况的调研,也为了充分发挥一线教师的主观能动作用,结合我校学情实际,现对导学稿的设计和使用第二次提出修改指导意见:

1、导学稿设计理念仍然坚持“导学问题化,问题思维化”原则,强调导学稿设计的目的就是引导和逐步培养学生认真看书、积极思考并参与讨论的良好习惯。这一点大家务必明确。

2、在坚持“问题化设计 ”为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任课教师可以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班级学情在第一次修改后的母版上再自主设计其它内容(譬如课文补充材料、适当的练习和实践活动内容等),但要求习题要从“巩固基础知识”和“重、难点突破”两个层面上进行精心设计,突出针对性和有效性,不加重学生作业负担。

3、学校提倡和鼓励自行设计导学稿,不反对根据学情对下载的网络资源进行二次加工、创造(即借鉴、修改、补充),但不允许下载之后照搬照抄的行为,这是及其不科学、不负责任的态度和做法。

4、导学稿仍按节次设计,纸张大小仍为16K,设计成偶数页,内容量自行把握。

5、其余规定仍遵循原要求。

6、把导学稿的有效利用要落在实处。

关于课堂合作探究

导学稿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抓手”,合作学习小组是课堂合作探究的基本组织形式。从本学期听课、教研活动以及对学生的调查来看,目前我校课改的难点主要集中在课堂合作学习的组织开展上。许多老师觉得组织课堂讨论有难度,意见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要么时间不够,一堂课讨论不了几个问题,有时甚至连一个问题也讨论不完;二要么讨论了问题教学任务却完成不了。学校认为这些都不是“问题”,问题在于教师的理念和对课堂合作学习掌控的“度”上。为此,学校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广大教师必须坚持这样坚定的信念:课改,是新课程和教育新常态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个人专业化成长的必由之路,是教学的“源头活水”;不改革因循守旧只能坐以待毙。我们别无选择!

二、课改中师生双方出现的困难和某些不适应是正常的,这是个必然的过程。对问题和困难我们正视、不惧怕,“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贵在坚持。

三、坚持课改并不一味排斥传统。传统教学中好的做法我们要继承、发扬并创新,譬如精讲精练、锤炼基本功等,但对教师的“独角戏”——“满堂灌”的教法我们就要坚决摒弃。

四、课堂讨论作为学生习惯和能力训练的平台,只是起一个示范、引导、培养的作用。学生学习习惯和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长期积累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坚持就可以积少成多、厚积薄发,逐渐形成习惯和能力;如果不坚持那么学习习惯和能力的培养就无从谈起,学生的学习状态就只能越来越差。

任课教师一定要根据班情、学情掌握好课堂开展小组讨论的“度”:一堂课围绕教学任务讨论哪几个问题?如何讨论?达到什么成效?如何通过积极的课堂评价建立学生勇敢参与课堂合作讨论的热情和兴趣?一堂课讲多少练多少?这都是任课老师自己全权定夺的事情,要灵活、科学、有效地组织开展课堂合作探究;精心设计、科学施教就会两全其美(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同时又通过讨论合作培养了学生习惯和能力)。在组织课堂讨论方面老师们一定要注意“量力而行”,长期坚持,不能走极端——要么不开展,要么一堂课不受控制地讨论下去。

面对学生讨论的效果老师们一定不要着急。只要认真组织,学生愿意开口、大胆参与本身就是进步,就是成效;即使一时半会未达成目标也要鼓励和肯定,过程就是成功。时间长了,习惯和精神有了,进步和质量自然就形成了。

五、应聘、职评、赛教都是以课改的上课标准和评课标准评价的。所以,课改再难我们都要坚持并在积极创新中取得成效。以认真、积极、投入和富有创新的态度进行课改,成就了教师、成攻了学生、也成全了学校,何乐而不为?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教学和做人一样,只要认真起来成绩、成功和成名都是自然而然的馈赠。

六、对教育而言,课改是永恒的话题;对评价而言,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课改,是我们大家共同的事业。集中群智,形成合力,同心同德,我们就有用之不竭的智慧和动力。积极主动地、认真地、投入地、富有创意地工作应成为我们高桥中学这个团队的自觉意识和团队文化品质。

2016、1、8

编辑:薛昆明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长安县高桥乡中学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联系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高桥街道曹坊村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